隨著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問題日益嚴重,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飲食與環境永續之間的關聯。事實上,我們每天餐桌上的選擇,不僅影響身體健康,更與地球息息相關。傳統飲食以肉食為主的飲食習慣,雖提供豐富的蛋白質,但在生產中往往伴隨高碳排、耗水與土地資源的浪費。相反,植物性飲食不僅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,也能實踐低碳排生活。此篇將帶大家從飲食與碳排間的關係,到如何將植物性飲食帶入生活與餐桌上。
飲食與碳排放:為何要從肉食轉向植物性飲食?
全球畜牧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,約佔全人類碳排放的 14% 至 18%。其中以牛肉、羊肉的碳足跡占比最高,在飼養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飼料與水資源,還會釋放大量甲烷,這對溫室效應的影響更大。相反,蔬果類、穀物等植物性飲食,碳排放量相較於降低。
以一份牛排與一份豆腐為例,前者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超過 20 公斤的二氧化碳,而一塊豆腐的碳排放卻僅有其中的百分之一。這也意味著,若我們能從日常飲食中減少肉類攝取,以植物性食材取代,不僅能降低碳足跡,更能對地球減碳貢獻出一份心力。此外,飲食的選擇也與健康息息相關,以植物性飲食為主,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與肥胖的風險。

實踐低碳生活:如何開始植物性餐桌?
對許多人而言,要將飲食習慣更改成全植物性飲食,看似一件困難的事情,但事實上飲食習慣是可以循序漸進的改變,只需要透過一些簡單的步驟:
- 從減少開始,而不是完全取代
先嘗試「無肉日」或「彈性素食」,例如一周固定一天以全植物性飲食為主,其他天則是盡量減少肉類攝取,或是將早餐、晚餐可以選擇輕盈的蔬食餐點,透過漸進方式讓身體可以逐漸適應。 - 探索多樣植物性蛋白
很多人擔心不吃肉會缺乏蛋白質,但其實豆腐、毛豆、堅果,甚至燕麥奶、豆奶等植物奶,都是優秀的蛋白質來源。藉由多元搭配做變化,不僅營養完整,也能讓餐桌更豐富。 - 善用植物性醬料與料理技巧
植物性餐點若缺乏風味,容易讓人覺得乏味。此時可以透過像是沙茶醬、甜辣醬與天然香料來提升風味。尤其像是菇王食品推出的素食醬料,只要簡單一匙醬料,就能讓簡單做出一道料理,像是炒青菜、香椿拌麵瞬間變得香氣四溢,減少對肉食的依賴。 - 更換購物清單
將過去的買菜清單修改,在超市購物時盡量將焦點放在新鮮蔬果、全穀雜糧、植物性蛋白上,並逐漸減少肉品或加工食品。除了種類更改外,對於標示上的成分與熱量,也要多加留意。一旦養成習慣後,會發現實踐上沒這麼困難。
透過以上這些小步驟,讓植物性飲食不再只是嘗試,而是能夠融入日常生活的中,成為長期的習慣。

植物性飲食帶來的永續價值
當越來越多人選擇植物性餐桌,所帶來的效益不僅是個人健康改善,更會影響到社會與環境層面。
- 環境面: 畜牧業的需求減少,能降低樹林砍伐與大量水資源消耗,對於保護森林與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。
- 經濟面: 隨著植物性市場快速成長,越來越多餐廳、食品公司投入研發,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。這也代表植物性飲食不再是小眾,而是逐漸走向主流。
- 社會面: 選擇植物性飲食的人口增加,普及環境永續、健康飲食的重要性,進一步深入教育,影響下一代的飲食觀念。
最重要的是,每一個人的選擇都會累積成巨大的影響力。當你在餐桌上做出低碳選擇,不僅是為自己的身體健康,也是在為地球的永續發聲。
從肉食轉向植物性餐桌,並不是要強迫自己放棄所有喜歡的食物,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,選擇更健康、更永續、更低碳的生活方式。無論是從每週一日蔬食開始,還是調整購物清單,每一個小小的改變都能累積成巨大的力量。從今天開始,讓我們一起改變飲食,選擇對對自己與地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吧!
👉「蔬食素食飲食」系列好文一次看: